燒烤店老板不能說的秘密,中國人怎么花式吃生蠔?
“生蠔是我征服女人和敵人的佳品”拿破侖如是說。
丹麥駐華大使館微博
近期丹麥大使館在微博稱生蠔長滿了海灘,向中國網民發(fā)出“緊急求助”信息。爬滿丹麥海灘的太平洋生蠔、高大上西餐廳里的貝隆生蠔,其實都是生蠔旗下的幾種。
生蠔的種類,幾乎跟蔬菜一樣多。生蠔的發(fā)音,就像在和大海親吻。生蠔的吃法,光想就讓人垂涎。
中國生蠔(蠔)行業(yè)養(yǎng)殖面積分布格局
豐腴的蠔肉,是來自海洋的饋贈。翻開古書,我們發(fā)現,中國是世界上很早養(yǎng)殖生蠔的民族。遠在漢朝已有關于養(yǎng)蠔的記載,明朝鄭鴻圖著《業(yè)蠔考》中,對延綿至今的撬竹養(yǎng)殖法已作過詳細的敘述。
蠔苗會被栓成一串,掛在一支支竹竿做成的樁子上,養(yǎng)在出海口附近咸淡水交界的蠔田里。竹竿上拴著線,沉浸在海水中或有三五年了;順著線一拉,水底幽幽地升起一串如同巖石般的東西,在出水的一剎那手感陡然變得沉重,——又是一年秋風送涼,正是它們肥壯的時侯。
圖轉自知乎叫嚎Oyoyster
由于海域緯度、水溫、含鹽量、藻類密集程度等等生蠔生存環(huán)境條件不一,不同地區(qū)吃生蠔也不盡相同。
常見吃法
“他們的吃法很文雅,用一方精致的手帕托著蠣殼,頭稍稍向前伸,免得弄臟衣服;然后嘴很快地輕輕一動,就把汁水吸了進去,蠣殼就扔到海里。”
——莫泊桑《我的叔叔于勒》
當我吃下帶濃烈海腥味的生蠔時,冰涼的白酒沖淡了生蠔那微微的金屬味道,只剩下海鮮味和多汁的嫩肉。我吸著生蠔殼里冷涼的汁液,再藉暢快的酒勁沖下胃里,那股空虛的感覺消失了,我又愉快起來。
——海明威《流動的盛宴》
生蠔固有“海中牛奶”的美譽。由于生蠔生活海域的不同,不同國度人口味也有差異。歐美人喜好莫泊桑筆下“開殼即食”那樣簡單粗暴的生吃,力求蠔肉原生的滑美,混雜細膩咸腥的沖擊。搭配的檸檬汁,既不喧賓奪主,還可提升鮮甜。到法式餐桌上,又追求唇齒間隱約的“銅味”或“礦石味”。
知乎上有人記錄第一次生吃生蠔,連同汁水一起將那滑溜溜的軟肉吸進嘴里時,耳旁“仿佛聽到了海水撲打著沙灘的嘩嘩濤聲,還有輪船行駛而過嘟嘟汽笛聲”。
嘴里是咸中略帶腥的味道,卻不讓人生厭。咀嚼一兩下后開始出現一絲微甜,隨之口舌不斷生津。咽下肚里時,“感覺嘴里呼出的都是海風的氣息”。
但是,學歐洲人對蠔生吞活剝大快朵頤,對大部分國人來說常常是種折磨,所以“生吃”并不討喜,國產的生蠔一般不生吃。
稱霸全(燒)中(烤)國(攤)的生蠔做法還得屬蒜蓉碳烤生蠔啦。個兒大的生蠔肉質飽滿鮮嫩,往里擱上蒜泥,青蔥,紅辣椒,澆上稀釋過的海鮮汁,既防燒焦又味鮮。
放在爐火上燒烤,看著蠔肉慢慢縮小,不斷吐出汁水,發(fā)出滋滋聲響。蒜泥焦香溢滿唇齒之間,配上溢出的鮮美汁水,一口咬下去美滋滋。悶熱炎夏,和朋友圍坐大排檔,烤上幾個生蠔,不亦樂乎。